• 字體:

簡穎湘:移民服務的開荒牛
( 2009-01-29 )



簡穎湘

      簡穎湘移民加拿大后的三十多年,幾乎都是在做與移民服務有關的工作。先是做中僑的第一任行政總監;然后做了八年的移民法官;接着做了中華文化中心的行政總監;現在是中信中心的主任。很多移民服務,都是她與同事們首創。她的經歷,見證了三十年華裔移民生存和發展的歷史。

      簡穎湘個頭不高,很難想像她并不強壯的肩上擔當了如此多的重任。記者在她在中信中心的辦公室落座時,看到她的辦公桌上擺了很多文件,透露出工作的繁忙。在香港出生長大的簡穎湘在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畢業后,到美國攻讀社會學碩士。曾任職於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研究院,1975年移民加拿大。多年來她一直從事社會工作,幫助移民安頓生活,融入社會。“我一直在做自己喜歡做又適合做的事情,我很感恩。”她說。

中僑第一位全職總監

      中僑的經歷為簡穎湘留下了難忘的回憶。簡穎湘告訴記者,中僑是1973年開始設立的,那時是為政府做短期項目,人員都是兼職的。簡穎湘從1976年起在中僑做社會工作。1977年,中僑開始作為長期機構來做,招聘全職的行政總監,簡穎湘被錄用了。這份工作她一直做到1986年。
      當時社會對有色人種不太歡迎,爭取政府的撥款和支持很困難。她回憶說,當時華裔在主流社會的印象中,是沒受過教育,干粗活兒的。他們與政府為華裔移民爭取利益,需要很努力地爭取。1986年溫哥華慶祝建市100周年,卑詩省政府將耶魯鎮一帶填海造的地賣給李嘉誠發展房地產,主流社會才對華人另眼相看。
      七十年代,大部分的ESL班是民間辦的,不論年齡、程度,都放在一個班里,由西人老師教。簡穎湘留意到,很多五六十歲以上的年長移民連ABC都不懂,課堂上完全聽不懂老師說什么。她向當時負責培訓ESL老師的UBC教育系提議,在中僑用既會說中文又會說英文的教師教英語,教英語要根據不同的背景和程度。UBC教育系向政府申請后,采納了他們的意見。這對華裔移民更有效地學習英語有很大幫助。
      對無人照顧的獨居老人,政府會請家務工人為他們提供打掃房間等服務。當時的家務工人大多講英文,與華裔老人溝通不力。在簡穎湘和同事的爭取下,家務工人中開始有了華人的身影;考車牌對不懂英語的移民也是一個難題,中僑與政府商討,將駕駛知識翻譯成了中文;中僑百萬行活動也是從那時發起的。
      簡穎湘剛剛就任中僑行政總監時,機構中只有她和一位全職秘書。到她1986年離開中僑時,中僑已有三十多個工作人員。

首位華裔入籍女法官

      1986年,簡穎湘被聯邦政府委任為加拿大公民入籍法官。她是卑詩省第一位華裔女入籍法官。在這個崗位上,她工作了八年。
     自己為什么會被提名為入籍法官?簡穎湘說,可能是因為當時需要一個華裔血統、香港背景,了解華裔社區的人做入籍法官。
    “那時候,每一位入籍的公民都要面試,沒有筆試。我每天要面試25個人。”簡穎湘說。面試的內容一是英文程度,二是對加拿大的了解。對于年輕人,英文程度要求高些,對年長者,對英文可以適當放松。加拿大知識,可以酌情用中文問答。到90年代,簡穎湘離開的那個時期,入籍才改為英文筆試。
      做入籍法官的時候,她每年會外出五六次,到不同的城市做公民面試、主持入籍儀式。有的地方為葡萄牙裔聚集區,有的地方是印度裔聚集區。入籍儀式的最后一項是唱加拿大國歌。讓她印象深刻的是,有一次她在溫哥華的一間小學主持入籍儀式,發現來觀禮的一幫聾啞學生在用手語唱國歌!
      在加拿大出生的人,雖然自然成為加拿大公民,但有些人仍申請參加確認公民身份的儀式(Reconfirmation),了解作為公民的權力和義務。在儀式中,簡穎湘可以感覺到他們對作為加拿大公民的自豪感。

從文化中心到中信

      離開入籍法庭一年后,簡穎湘到中華文化中心工作,先是做兼職,后來做全職行政總監。90年代的唐人街很繁華,商業繁榮,晚上霓虹閃爍。她參與了很多有意義的事,如加拿大華人博物館的籌建、龍的心展鵬程籌款、振興華埠活動等。這一時代,華人地位有所提高,與中國大陸及香港的文化交流也增多了。文化中心曾搞香港電影節、中國電影節,請謝晉、葛優、馮小剛、張艾嘉等電影界知名人士出席電影節;也曾與宋慶齡基金會合辦活動;他們還曾舉辦“猶太人在上海攝影展”。
      讓她印象深刻的是,省長來到中華文化中心開辦的中文學校,宣布中文成為省考科目。現場來了幾千人,讓她有見證歷史的感覺,也深深體會到華人地位的提高。
      2002年,簡穎湘就任中信中心主任,直到現在。她告訴記者,中信中心兼具中僑和文化中心的功能,也與他們合作。這個機構有基督教背景,很少有政府撥款,資金來源是教會和基督徒的支持。新移民服務是他們的重頭工作。每年會搞“安居樂業迎新會”,為新移民提供實用的資訊;每月都會搞“楓葉同路人”小組活動,搞會餐或是講座;他們還與ISS合作舉辦就業指導講座;舉辦很多畫展和歷史文化展覽;每周兩次放電影。有中國電影和基督教電影。每月還有義工去探訪癌癥病人,還設有家庭婚姻問題輔導。
      中信中心為何為社會提供這么多義務服務? 簡穎湘說,做這些工作是為了“愛我們的鄰舍”。